一、教研室概况
儿童口腔医学及预防口腔医学教研室原身为口腔内科教研室亚专科教学组,于2013年正式成立。
二、师资队伍
教研室共有医护人员21人,其中教师(医师)12人,护理人员9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人,讲师/主治医师4人,助教/医师5人。教师队伍的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
三、教学工作
教研室担任学院五年制本科生《口腔预防医学》《儿童口腔医学》理论课/实验课/临床实践课的教学任务,担任《口腔医学导论》《口腔科学》《口腔解剖学》部分本科教学任务,以及贵州医科大学口腔临床医学研究生、进修生、规培生的培养任务。教研室坚持三级听课、集体备课和青年教师试讲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及时更新教学理论。采用多媒体、“合作互助式”教学等多种新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学生和同行好评。

四、教学改革与科研课题
1. 刘 琰,IGF-1通过外泌体介导内质网应激的调控对正畸力引导下牙槽骨组织改建的作用和机制.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2023-2026]。
2. 刘 琰,全麻下治疗SECC对低龄儿童认知、智力和身体发育的影响:一项中、长期的对照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临床试验中心注册项目, ChiCTR2100053360, [2022-2028]。
3. 刘 琰,IGF-1通过外泌体维持内质网稳态对牙外伤后根尖组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 gzwkj2022-167, [2022-2024]。
4. 唐世俊,“不同浓度的PRF对脂肪干细胞增值分化及成骨诱导的影响”,贵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科研基金项目,GYKQYY[2021]-03,[2021-2023]。
5. 卢 虹,基于雨课堂的PBL教学方法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研究,校级教改项目,2020年。
6. 卢 虹,口腔预防医学,校级线下一流课程建设项目,2019年。
7. 魏宏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新技术新项目:隐形义齿在儿童牙列间隙管理中的应用,2019年。
8. 夏 茜,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浓缩生长因子膜CGF介导的再生性牙髓治疗,2019年。
9. 杨凯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半导体激光在乳牙牙髓切断术中的运用,2019年。
10. 李 婵,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年轻恒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技术,2019年。
五、获奖情况
2022年 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级选拔赛副高组三等奖
2022年 贵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2021年 贵州医科大学校级优秀教师
2021年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住培“优秀带教老师”
2020年 贵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
2015年 贵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临床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2014年 贵阳医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
2013年 贵阳医学院校级优秀教师
2011年 贵阳医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
2010年 贵医附院2009年度科技奖励
2009年 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六、发表论文和参编专业著作
1. 曾曼曼、谭怀美、刘琰(通讯),Dlx同源盒基因在牙源性细胞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19): 3083-3090。
2. Lu H、Huang MN、Li CY、Tang SJ, The effect of 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 on overall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meta-analysis. Asian J Surg. 2022 Oct 22:S1015-9584(22)01425-7.
3. Huang M N,Tang S-J,Sleep bruxism in children.[J] .Br Dent J, 2022, 233: 825.
4. 刘琰, 编委,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诊疗解析》,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22,梁新华、李晓箐主编。
5. 张涵、叶欢、杜泠溪、罗胤、刘琰(通讯),手机游戏对大一新生的生活及心理影响[J]. 山西青年,2021,21: 156-158。
6. Yan Liu、Jiashun Wu、Yaling Tang、Yajie Tang、Wei Fei、Xinhua Liang, Multiple Treatment Meta-Analysis of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for Temporomandibular Osteoarthritis[J].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20, 78(3): 373.e1- 373.e18.
7. Weilong Zhang*、Yan Liu*、Jian Jiang、Yajie Tang、Yaling Tang、Xinhua Liang, Extracellular Vesicle Long Non-Coding RNAs-mediated Crosstalk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iny Molecules, Huge Roles[J]. Cancer Sci. 2020, 111(8):2726-2735.
8. 李彩玉、郑雷蕾、张燕、罗丹、唐宇、丁晓倩、胡赟,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恒牙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分化能力的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5(6):678-68。
9. 吴露姝、杨建堂、张绍伟,自体荧光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35(07):438-440。
七、对外交流
教研室积极参与国内专业合作与交流,先后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华口腔医学会镇静镇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1人,贵州省口腔医学会预防及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常委1人、秘书1人、委员7人。多次派出教师到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华西口腔医院等参观学习,派出教师参加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会议、儿童口腔医学培训班及西部行等学术会议,参会人员将国内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带回教研室,将其传播给教研室的其他教师,再进一步传递给学生,加强了教研室教学能力。
八、社会服务
教研室秉承教学-医疗-科研-预防一体化发展理念进行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国家卫健委主持的“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第三、四次调查工作,积极参与“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窝沟封闭技术”的推广及实施工作。为提升贵州人群口腔健康水平,学科从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行为管理两方面入手,在口腔医务工作者、口腔专业学生、托幼机构及中小学教师等群体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开展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教育。以“世界口腔健康日”“全国爱牙日”等健康主题宣传日为契机,通过大型口腔义诊、口腔健康大讲堂、刷牙比赛等活动,提髙口腔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引导群众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作为“贵州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承担医院,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实施儿童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口腔疾病干预模式。
